一、什么是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浙江实践。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江苏特色小镇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创建路径和工作机制。明确江苏特色小镇坚持用"非镇非区"的新理念,用"宽进严出"的创建制,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模式,加快培育创建一批能够彰显我省产业特色、凸显苏派人文底蕴、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江苏特色小镇。截止2018年2月,全国两批特色小镇试点403个,加上各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超过2000多个。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一些地方快速发展的特色小镇,很大程度被房地产商"绑架",打着各种产业旗号,到城市周边的小镇拿地搞开发,结果房子搞了一大片,产业却引不来,反而加大了房地产库存。2018年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称,在现有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中,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过高、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市县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建设的风险小镇,以及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
二、海南发展特色小镇的独特优势:
1.地域优势海南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地处泛珠三角“9+2”与东盟自由贸易区“10+1”的交汇处,紧密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北部湾经济圈及太平洋经济圈,区位条件优越。
2.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国领先,作为独具特色的热带旅游海岛,形成了融阳光、海水、沙滩、植被、海岛、温泉、田园等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带,具备了依托气候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小镇的天然条件。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生态资源是海南最为稀缺的资源,这也是海南康养、生态旅游等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海南具有独特的中医药资源优势。海南药用动植物资源富集,南药、黎药等资源在全国独树一帜,素有“天然药库”“南药之乡”之称,资源禀赋特色突出。资料显示,海南省现有4000多种植物中,可入药品种约2000种,占全国40%,槟榔、益智、砂仁、巴戟是著名的四大南药,具备了依托中医药资源发展康养特色小镇的独特优势。
3.政策体制优势
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大平台。海南自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以来,全岛实施59国入境旅游免签,在旅游管理体制、对外开放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海南省具备发展特色小镇的政策优势: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国务院批复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三亚海棠湾医疗健康城等的探索实践等,为海南发展特色小镇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4.民俗文化资源优势
海南是多民族聚居省份,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约占总常住人口的16.4%,民族风情浓郁。同时,海南是我国著名侨乡,370余万琼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交往优势明显。
海南本土文化中的黎苗文化、疍家文化、火山文化、农垦文化、侨乡文化、贬官文化、乡贤文化、冼夫人文化、红色文化等均可以进行挖掘整理和策划传播,将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特色小镇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三、《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海南省政府印发的《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按照“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突出特色、全面推进、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创建程序,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任务。
《行动计划》明确,列入名单的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创建过程中推进缓慢的,报请省政府同意后可调整为其他乡镇。确保按照“三年强力推进、一年巩固提升”的时限要求,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全省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任务;到2020年全省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在环境、功能、产业、特色等方面更加完善,成为全省发展新的亮点。
从建设目标上看,“环境优美”方面,将在产业、建筑、文化、旅游等方面丰富小镇建设内涵。旅游小镇按照A级景区标准提升,力争将100个特色产业小镇率先打造成为全省全域旅游目的地。“功能配套”方面,加强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面,以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做大做强镇域特色产业,实现特色产业对小镇经济综合贡献达到10%以上(其中旅游小镇的旅游业对本镇经济综合贡献达到15%以上),带动小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税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所在市县相应指标2个百分点以上。“特色鲜明”方面,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小镇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避免百镇一面。
海南把“多规合一”改革、12个重点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脱贫攻坚工程、生态环境六项整治及“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培育壮大小镇产业基础,完善小镇公共服务,优化小镇生态环境,推动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体系建设,构建产业小镇“点、线、面”空间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小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和“三宜(宜居、宜业、宜游)相彰”的功能。
《行动计划》指出,特色产业小镇重点发展旅游、热带高效农业、高新技术、低碳制造、健康养生、民俗文化、休闲体育、互联网、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强特色产业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镇区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客运通达率达100%,实现污水基本达标排放,实现110KV骨干电网改造基本完成,输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达到80%以上,镇域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宽带接入速率50M以上。
在保障措施方面,海南完善产业政策;加强财政金融扶持,计划3年统筹安排省级财政资金,与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设立200亿元规模的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发展基金;加强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撑;推进体制创新;强化考核监督。
海南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联系海大郑教授130789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