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设计  海大源  欢迎您!
海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元设计 海大源欢迎您!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66185800  13078970300
海大源欢迎您!
知识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尊重
  
    
编制海南深远海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 | 作者:aoseecomcn | 发布时间: 2021-07-16 | 1479 次浏览 | 分享到:

深远海养殖指在远离大陆、水深20米以下的海区,依托养殖工船或大型浮式养殖平台等装备,并配套深海网箱设施、捕捞渔船、能源供给网络、物流补给船和陆基保障设施所构成的,集工业化绿色养殖、渔获物搭载与物资补给、水产品海上加工与物流、基地化保障、数字化管理于一体的渔业综合生产系统,是“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新模式。

2013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控制近海养殖密度,拓展海洋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此,专家通过研究提出深远海与绿色网箱发展模式,开发大型深水网箱养殖品种与养殖技术,探索深远海巨型现代化养殖网箱、养殖工船和养殖平台等新养殖方式。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资源进行水产健康养殖,是提高我国养殖水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出口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深远海海域水的交换率高、污染物含量低,因此向深远海海域发展养殖将减轻各种污染对养殖生物的影响,生产出健康洁净的水产品,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深海营养源。

一、我国深远海养殖业发展概述

深远海养殖业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深远海养殖对于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空间已经逐步从近岸向深远海拓展, 深远海养殖发展迅速。

(一)深远海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于开发阶段,主要养殖装备是深水网箱。由于尚未对深远海养殖建立专门的数据统计口径,因此,用深水网箱养殖的容积与产量近似估计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现状可以发现,2010-2019年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情况较为迅速。

(二)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取得一定突破 以挪威、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为代表的西方渔业发达国家已在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网箱抗风浪和海流能力优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挪威AKVA公司HDPE圆形网箱、日本浮绳式网箱和美国碟形网箱等。我国深水网箱养殖起步较晚,近3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深水网箱技术,解决了深水网箱结构简单、装备落后、抗海流能力差等问题,特别是在抵抗台风和恶劣海况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经过长期探索,我国不仅实现了自主设计深水网箱,而且深水抗风浪网箱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山东、浙江、广东、海南等地海域进行了养殖试验。目前我国主要深远海养殖装备可分为可升潜式网箱、远海岛礁浮式网箱、远海牧场式围栏、箱梁框式养殖平台、半潜式深海渔场等,主要是以抗风浪能力较强的大型养殖工船和深水网箱为主。2018年5月,由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设计的世界最大的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青岛建成,该网箱周长180m,养殖水体5×104m³,可一次养殖30万条三文鱼。另外,我国第一艘万吨级“德海智能化养殖渔场”——“德海1号”建造完成,并于2018年9月顺利投放至珠海,主要开展大黄鱼和军曹鱼等南海主要品种养殖试验,养殖水体达3×104m³,能够适应水深20-100m的海域环境,是我国第一款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万吨级深远海养殖系统装备,也是全球首型经历17级台风检验并确保安全的大型渔场。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逐渐向智能化、大型化、安全化方向发展,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深远海养殖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二、深远海养殖业缺点分析

(一)海洋自然风险大 相对于近海养殖,深远海养殖远离陆地,面临更加复杂的气象水文环境,海洋气象灾害频 发,自然风险更大,其中台风、龙卷风等引起的风暴潮和巨大海浪会对网箱养殖系统造成破坏 性乃至毁灭性打击。此外,鲨鱼等凶猛动物对网箱网衣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养殖鱼类逃逸和减产。

(二)技术体系不完备 我国近岸海水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但深远海养殖技术相对落后,与先进渔业国家尚存在一 定差距。具体表现为,相关基础研究依然薄弱,对深远海海域的水文、底质情况了解不够;缺 少坚固性与经济性并重的集约化养殖设施[37];适宜深远海养殖环境条件的养殖品种不足,缺少 拉动深远海养殖产业大发展的国际化品种,如具有高价值的大西洋鲑、苏眉鱼和金枪鱼等;深 远海养殖的监测、管理、运输等配套技术不完善等

(三)养殖对象选择 深远海养殖对象选择要考虑消费市场和消费文化等因素,保证产品规模化生产以后有充分的市场容纳空间,不致因产量提升导致价格大幅下落。其次,养殖对象应该与已有的近岸网箱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和池塘 养殖等传统生产方式有差异化,保障产品上市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定价权,能实现高额利润,从而保证在深远海生产系统构建和运维方面有足够的成本分摊空间。

三、对策与建议

(一)规划深远海养殖渔场发展布局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确定发展重点,出台《深远海养殖渔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发挥引领全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作用。渔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针对养殖品种生长要求、海域水文特点,在科学评价养殖海域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划定深远海养殖功能区,完善配套产业链,优化布局深远海养殖生产。

(二)推动国家级示范渔场建设 按照规划布局,对应建设标准,围绕主要生产方式,配套扶持政策,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发展要求的示范渔场。通过技术辐射、人员培训等,引导推广示范渔场建设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推动创建不同层次、特色鲜明的深远海养殖生产区。加强宣传引导,扩大示范范围,鼓励社会资源多方投入,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互为借鉴、互相补充、竞相发展 的良好格局。

(三)制定深远海养殖补助制度 对新建深远海养殖设施(超大型网箱、养殖工船)和从事深远海养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深远海养殖所使用的养殖工船、辅助船舶等,参照远洋渔船标准给予燃油补助。设立深远海养殖示范区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在育种、疫病防控、饲料研制、装备建造技术研发、设施研制和生产示范等方面的引导性资金投入。对非正常情况下因遭受海洋自然灾害(台风风暴、鲨鱼袭击等)而造成养殖损失(养殖设施毁损、鱼类逃逸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实行海域使用金减免或返还政策,以降低深远海海域开发成本,促进海水养殖开发从近岸向深远海海域的空间转移。



服务项目
咨询流程
政策动态
  
网站导航
<--这段代码是专属于这个站点的:www.aosee.com.cn 此段代码添加前,请勿添加到其他站点,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